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Paralejurus spatuliformis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Class) 三葉蟲綱 Trilobita
目 (Order) 聳棒頭蟲目 Corynexochida
亞目 (Suborder) 斜視蟲亞目 Illaenina
總科 (Superfamily) 斜視蟲總科 Illaenoidea
科 (Family) Styginidae
屬 (Genus) 擬平鬃屬 Paralejurus
種 (Species) spatuliformis
 
年代 古生代泥盆紀早期 Paleozoic Lower Devonian (416 - 398 百萬年)
產地 摩洛哥南部阿特拉斯山脈 Atlas Mountains, South of Morocco
尺寸 化石長約 68 mm 寬約 26 mm
 
 
這是我另一個 Paralejurus 擬平鬃屬三葉蟲標本,擬平鬃屬三葉蟲分布範圍很廣,除了摩洛哥出土數量較多外,在歐洲各地的品種極罕見,19 世紀時 Joachim Barrande 至少就在波西米亞發現三種擬平鬃屬三葉蟲,但過去三年我從未在看到過歐洲品種在市場流通,喜歡擬平鬃屬三葉蟲細微複眼與精緻泰瑞斯線(Terrace lines) 的我,只能選擇摩洛哥品種。這幾張標本照片是在強烈的日光下拍攝,無須放大即可清楚展現出這些美麗的生理特徵,此標本頭部雖有斷裂黏接痕跡,仍是瑕不掩瑜。依據 Gunnar schraut 與 Raimund feist 於 2004 年發表的論文 The devonian styginid trilobite paralejurus, with new data from Spain and Morocco,2004 年之前被訂種的摩洛哥 Paralejurus 擬平鬃屬三葉蟲如下表:
學名 產地
Paralejurus bohemicus 摩洛哥南部
Paralejurus brongniarti menanensis 摩洛哥南部
Paralejurus elayounensis 摩洛哥南部
Paralejurus hamlagdadicus 摩洛哥
Paralejurus rehamnanus 摩洛哥中部與南部
Paralejurus spatuliformis 摩洛哥南部
Paralejurus tenuistriatus 摩洛哥南部

擬平鬃屬三葉蟲過去曾被歸類在多種不同的屬,包含了 Scutellum 屬,Scabriscutellum 屬與 Decoroscutellum 屬,分類上本就較複雜,而目前流通在 Internet 上免費的論文僅有這篇,對於業餘的蒐藏者只能靠這份資料來辨識品種。摩洛哥品種都是在 1960 年之後才被訂種,至今仍有多種摩洛哥擬平鬃屬三葉蟲尚未在國際期刊發表,要辨識摩洛哥擬平鬃屬三葉蟲品種是十分困難的工作。如果以標本出土地點與論文上的圖片相對照,應該是 Paralejurus spatuliformis

 
經過近四億年的時光洗禮,此標本雙眼依然保存的十分良好,近日同事 Alex Chao 寫了篇 "人生如客旅,想追求的卻是永恆",待在這種無常的產業,我就是迷戀這種廉價的永恆。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Asaphus expansus robustus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Class) 三葉蟲綱 Trilobita
目 (Order) 櫛蟲目 Asaphida
亞目 (Suborder) 櫛蟲亞目 Asaphina
總科 (Superfamily) 櫛蟲總科 Asaphoidea
科 (Family) 櫛蟲科 Asaphidae
屬 (Genus) 櫛蟲屬 Asaphus
種 (Species) 寬展種 expansus robustus
 
年代 古生代奧陶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Ordovician (Kunda Horizon, Darriwilian Stage) (468 - 460 百萬年)
產地 俄羅斯聖彼得堡 Lava River,Saint Petersburg,Russia
尺寸 化石長約 61 mm 寬約 43 mm
 

這是一隻相當漂亮的 Asaphus expansus 寬展櫛蟲,寬展櫛蟲並非僅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近郊有出土紀錄,在波羅的海周邊的瑞典也有寬展櫛蟲的蹤跡,是屬於較原始的櫛蟲品種。既然會被命名為寬展櫛蟲,當然跟它的短短的頭部 (cephalon) 有關,依據 Ivantsov, A.Yu 的論文 Determining Ordovician Asaphid trilobite species by shape in the vicinity of Saint Petersburg 所述;頭部長寬比是聖彼得堡近郊櫛蟲的分類依據之一,參考下圖它的計算方式如為 :
頭部長寬比 = 頭部長度 l / 頭部寬度 d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Lloydolithus lloydi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Class) 三葉蟲綱 Trilobita
目 (Order) 櫛蟲目 Asaphida
亞目 (Suborder) 櫛蟲亞目 Asaphina
總科 (Superfamily) 三瘤蟲總科 Trinucleoidea
科 (Family) 三瘤蟲科 Trinucleidae
屬 (Genus) 勞埃德蟲屬 Lloydolithus
種 (Species) 勞埃德蟲種 lloydi
 
年代 古生代奧陶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Ordovician (Llandeilo Series) (471.8 - 468.1百萬年)
產地 英國英格蘭西部什羅浦夏郡 Meadowtown,Shropshire,UK
尺寸 化石長約 15 mm 寬約 19 mm
 

這是頭部外緣有著細微孔洞,隸屬於Trinucleidae 三瘤蟲科的 Lloydolithus lloydi 三葉蟲,所有三瘤蟲科的三葉蟲都有這樣特殊的頭部,也都沒有眼睛,在美國東岸,北非摩洛哥、歐洲與中國大陸等地都有三瘤蟲科的化石被發現。Lloydolithus lloydi 三葉蟲在美麗的頭部邊飾末端,應該有一對長長的頰刺,但這個標本沒有保存下來,除此之外這個標本整體狀態算是相當不錯。三瘤蟲的頭部邊飾倒底有何作用? 為了什麼原因而演化成這個模樣? 在古生物學界仍沒有定論,1975 年古生物學者 Campbell, K. S. W 認為三瘤蟲是生活在海底淤泥中的品種,能以足肢有限度地移動與游泳,平時則將自己埋在海底沉積物中,在這種低能見度的生活環境下,眼睛也無法發揮作用,由於三瘤蟲沒有眼睛,因此可能透過頭部孔狀邊飾來做為感知器官,以便了解外界動靜,而在邊飾內部可能還包含了部分消化腺。單靠化石外殼所提供的有限資訊,也只能這樣推論了。屬名 Lloydolithus 的字首 Lloydo可能出自英國地名或人名,而字根 lithus 有“石頭”的意思。

這是我少數的英國三葉蟲化石之一,英國三葉蟲化石在市場流通的數量並不多,英國各地化石資源豐沛,自 19 世紀初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就開始有古生物化石交易市場,英國英格蘭自 1949 年開始設置國家公園保護條例,到了 1980 年代演變成更嚴格的 "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Site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 保護管理法,簡稱 SSSI Rule, 明確訂定英格蘭地區 4000多處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此條例幾乎涵蓋約 7% 的英格蘭土地面積,在這些區域未經政府授權採集化石,是屬於犯罪行為。2002 年時英國政府曾估計,每年英國非法化石交易總額在五千萬英鎊以上,為了遏止黑市交易,管理上也日趨嚴格。我在 SSSI 網站上查了一下,幾乎所有英格蘭出產化石的地點都是 "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但由於許多地點位處於偏遠地區,仍有漏網之魚流入市面,這個標本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因為它的產地正是 SSSI 列管地點,而賣家明目張膽地以 "Science Study" 用途直接自英國寄出,我也就收下來好好地"研究"吧 微笑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Tachypleus tridentatus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門 (Subphylum) 螯肢亞門 Chelicerata
綱 (Class) 肢口綱 Merostomata
亞綱 (Subclass) 劍尾亞綱 Xiphosura
目 (Order) 劍尾目 Xiphosurida
科 (Family) 鱟科 Limulidae
屬 (Genus) 亞洲鱟屬 Tachypleus
種 (Species) 三棘鱟種 tridentatus
 
年代 現生
產地 日本北海道 Hokkaid, Japan
尺寸 標本長約 98 mm 寬約 48 mm
 

鱟 (Horseshoe crab) 是已知與三葉蟲親源關係最近的現生動物,2008年加拿大曼尼托巴省(Manitoba) 發現一隻鱟化石,該地層為古生代志留紀早期,約距今四億四千五百萬年前,令人驚訝的是這種古老的動物與他的祖先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這代表著鱟的構造可以經得起地球史上四次大滅絕事件的考驗,包含了讓 96% 海洋生物滅絕的二疊紀末大滅絕事件,只可惜通過自然界嚴苛天擇的完美設計,也無法抵擋現代人類所造成的海洋汙染。過去在台灣西岸的潮間帶都有鱟的蹤跡,現在大概只剩下金門與澎湖某些人跡罕至的離島可以看到野生的鱟了,野生鱟是否能存活,已經是海岸潮間帶健康與否的指標。近年來發現鱟含銅離子的藍色血液,是非常有商業價值的試劑,使得台灣研究單位開始嘗試人工飼養與繁殖鱟,並名揚國際獲致不錯的成果。高度的經濟價值讓鱟絕種的機會大減,但若人類對於海洋汙染不停止,仍無法確保野生鱟不會在自然環境中絕跡。目前在美國、日本與香港等地,鱟都被列為保育類動物,但在亞洲許多地區的海產店裡,沒什麼肉的鱟還是經常被列在菜單之中。

鱟的外型如下圖,與三葉蟲真的很相似,頭胸甲 (Prosoma) 與鐮蟲屬三葉蟲的頭部還真像,鱟的縫合線 (Suture line) 與三葉蟲的胸節也很像,讓它可以彎曲身形,鱟的劍尾 (Telson) 與達爾曼蟲屬三葉蟲又很近似,事實上美國紐約州出產之 Dalmanites limulurus 三葉蟲的種名,就是源自於美洲鱟 Limulus polyphemus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Cybele woehrmanni  (Cybele bellatula wohrmanni)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Class) 三葉蟲綱 Trilobita
目 (Order) 鏡眼蟲目 Phacopida
亞目 (Suborder) 手尾蟲亞目 Cheirurina
總科 (Superfamily) 手尾蟲總科 Cheiruroidea
科 (Family) 彗星蟲科 Encrinuridae
亞科 (Subfamily) 西芭莉蟲亞科 Cybelinae
屬 (Genus) 西芭莉蟲屬 Cybele
種 (Species) woehrmanni (bellatula wohrmanni)
 
年代 古生代奧陶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Ordovician (Zone Asaphus expansus, Kunda Horizon, Darriwilian Stage) (468-460 百萬年)
產地 俄羅斯聖彼得堡 Saint Petersburg,Russia
尺寸 化石長約 35 mm 寬約 21 mm
 

這是個比較高價的三葉蟲標本,產自俄羅斯聖彼得堡近郊的西芭莉蟲屬三葉蟲。此屬三葉蟲在波羅地海周邊的國家;如挪威、瑞典都有出土紀錄,但就標本品質而言,還是聖彼得堡的為佳。這是一種小型的三葉蟲,長度最大可達 45 mm,只要長度超過 40 mm 的價位都很高。古生代奧陶紀時,現今俄羅斯拉多加湖 (Lake Ladoga) 流域附近是一個濁度很高的內陸海,Asaphus 櫛蟲屬三葉蟲眼柄 (eyestalks) 隨之變長演化以適應環境,Asaphus kowalewskii 卡瓦拉櫛三葉蟲 就是一個演化的實例,同一時期眼柄變長的並不只有櫛蟲,也包含了照片中的西芭莉蟲。要從俄羅斯運送這種長眼柄的品種到台灣要冒很高的風險,細長眼柄很可能在運送途中折斷,這個標本萬幸可以完整無缺的抵達台灣,而 nan 大哥這個珍貴的Cybele panderi 三葉蟲標本就沒這麼幸運了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烏石港位於宜蘭頭城的北方,烏石港清代時曾經為蘭陽地區的第一大商港,後因淤積而逐漸喪失港口價值。烏石港名稱,出自於港內一巨型黑色岩石,此岩石即為黑色硬頁岩。宜蘭自頭城到大里一帶,無論山上海邊都可以看到這種黑色硬頁岩。

頁岩是泥沙經過長時間的沉積所形成,是沉積岩的一種,有機會保存古生物化石。依據江協堂先生在蘭陽博物館電子報中的介紹,烏石港附近硬頁岩的地層年代屬於新生代古近紀漸新世 (Cenozoic Paleogene Oligocene) 乾溝層,乾溝層形成年代距今約 3000 萬年左右。頁岩薄頁狀的節理,很容易破碎剝離,不需要使用工具,徒手便可剝下表面龜裂的岩石。這次假日與家人出遊,手邊沒帶任何工具,見到了黑色頁岩,還是忍不住蹲在地上,把它們一片片剝下來檢視。即使隨性撿拾,還是有機會找到化石。下面就是這次採集到的標本,這個化石直徑只有 2 mm,看起來是有孔蟲門 (Foraminifera) 的海洋生物。

 
這個化石小小的不起眼,也不值錢,畢竟自己採集的感覺還是不一樣,也讓自己與孩子對過去的台灣有了更深切的認識。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Eccaparadoxides (Paradoxides) pusillus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Class) 三葉蟲綱 Trilobita
目 (Order) 萊得利基蟲目 Redlichiida
亞目 (Suborder) 萊得利基蟲亞目Redlichiina
總科 (Superfamily) 奇異蟲總科 Paradoxidoidea
科 (Family) 奇異蟲科 Paradoxididae
屬 (Genus) Eccaparadoxides (Paradoxides) 奇異蟲屬
種 (Species) pusillus
 
年代 古生代寒武紀中期底層 Paleozoic Early Middle Cambrian (510 - 505 百萬年)
產地 捷克波希米亞 Jince Formation,Rejkovice, Bohemia,Czech Republic
尺寸 化石長約 42 mm 寬約 33 mm
 

這是我另一個 Redlichiida 萊得利基目的三葉蟲標本,萊得利基目所屬之三葉蟲都是最原始的三葉蟲品種,通常都有著半圓形大頭 (Cephalon),頭上長著一對月牙形的眼睛 (這個標本眼部受損),以及為數眾多的胸節,與小的不成比例的尾部 (Pygidium)。萊得利基目之下分為兩個亞目,分別為 Olenellina 小油櫛蟲亞目與 Redlichiina 萊得利基蟲亞目,之前展示過小油櫛蟲亞目所屬的 Olenellus gilberti 三葉蟲標本,這次這個則是來自捷克的萊得利基蟲亞目的 Eccaparadoxides (Paradoxides) pusillus 三葉蟲,也是知名的奇異蟲屬三葉蟲。

如字面意義,1822 年法國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布隆尼 Alexandre Brongniart 在法國期刊 Histoire naturelle des crustacés fossiles 發表奇異蟲時,應該也被它的外型所困惑,因此給了這樣的名子,奇異蟲是相當具代表性的三葉蟲品種,在全球許多地區的寒武紀岩層都有發現過各類品種,目前若廣義的定義來看,奇異蟲屬底下有 150 餘種三葉蟲,其中某些品種可已長達 40 公分。對一個業餘的蒐藏者而言,感覺目前奇異蟲屬的分類十分的混亂,照片中這個 Eccaparadoxides (Paradoxides) pusillus 三葉蟲就是一個例子,1846 年Joachim Barrande 發現與訂種時的學名是 Paradoxides pusillus ,歸類在奇異蟲屬,到了1957 年 Milan Šnajdr 則另闢一個新的 Eccaparadoxides 屬,學名也變為 Eccaparadoxides pusillus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依據 2009年5月7日 Discovery News 的報導,在葡萄牙北部阿羅卡(Arouca)一個採石場發現的巨大三葉蟲化石標本,近日在地質學相關期刊發表,這個標本可能是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三葉蟲標本。過去的三葉蟲化石標本紀錄為 2000 年在加拿大馬尼托巴省 (Manitoba) 出土的 Isotelus rex 三葉蟲,長度為 72 公分( 28.3 英吋)。

去年葡萄牙阿圖薩大學 (Artur Sa of the University) 的研究人員 Tras-os-Montes 與 Alto Douro 發現了一群長達 50 公分至 70 公分 (19.7和27.6英吋) 的三葉蟲化石標本。其中兩個三葉蟲化石長達 90 公分 (35.4 英吋) 可能是已知最大的三葉蟲標本,在西班牙附近的三葉蟲化石多小於 10 公分,但在此一採石場出土的三葉蟲化石,很多超過 30 公分。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