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化石見聞錄 (5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本文出自中國大陸的果殼網 http://www.guokr.com/article/417448/,內容頗有意思,轉載分享給台灣網友們。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許多精品化石商店都曾提到;一些歐美設計師會將菊石應用於室內裝潢擺設,我這個宅男天生缺乏雅骨,一直也無緣參觀如此高檔的室內設計,很難在腦海中想像出如此的畫面,前幾日沉迷於電腦遊戲之際,居然在遊戲畫面中看到了將菊石作為藝術擺設的室內設計。遊戲刺客任務的最新遊戲 Hitman:Absolution 的第一關,男主角 Agent 47 需要潛入海邊豪宅將洩密的老同事滅口,花費一番功夫潛入室內之後,沒料到一開浴室門便看到這個漂亮的菊石,讓我驚異地在此地流連觀賞,差一點被守衛發現而任務失敗。

菊石自然天成的阿基米德螺線的確啟發了許多設計師的靈感,網路上可以看到菊石狀沙發 (劉 Sir 應該會想買一套吧 微笑)。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台中市西屯區市政北七與河南路口的秋紅谷生態公園 3A HOUSE 展覽館,於 2013 年4月15日正式開館,由於展覽館本身造型就如三葉蟲,第一檔展覽也特別展出來自摩洛哥撒哈拉沙漠掘出的三葉蟲化石。
摘錄當日東森新聞報導: 「一般的博物館生物化石,通常只能欣賞,沒辦法觸碰,台中「秋紅谷」生態公園,展出「三葉蟲化石展」,由市長夫人邵曉鈴陪同視障小朋友,特別以「手」觸碰,探索幾億年前的化石,非常特別。

台中市長夫人邵曉鈴和視障小朋友親切互動,小朋友用手以觸覺代替視覺,感受三葉蟲的化石紋理,同時體驗地球生物的演化證據,小朋友一邊摸著化石,看起來非常開心,即使不知道摸的三葉蟲有多麼珍貴,但還是隨即依照自己的觸感,發揮想像力。

展出第一天,特別讓視障小朋友伸手觸摸,這個珍貴的三葉蟲化石,遠從摩洛哥撒哈拉沙漠引進台中展出,根據了解,三葉蟲生存年代,可追溯到四億五千萬年前,比恐龍出現的年代還要久遠,科學家研究,這可能是地球上第一種出現眼睛的生物,部份完整的化石身價,甚至比鑽石更為昂貴。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科特蘭分校的古生物學家克里斯托弗·麥克羅伯茨 (Christopher McRoberts) 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於 2013 年3月18日發表一份新的論文,由化石證據顯示古生代某些三葉蟲外殼可能具備如豹紋斑點般的花紋,能在自然環境中偽裝以保護自己不受掠食者攻擊。

此研究團隊分析了超過二十五個;採集自美國紐約州中西部所採集之蛙型鏡眼蟲  Eldredgeops (Phacops) rana 標本,這些生存於三億九千萬年前古生代泥盆紀的三葉蟲化石表面,顯示出特殊的棕色或棕褐色的斑點,過去在該地採所集的鏡眼蟲標本中並未見過這樣的斑點。在古生代泥盆紀中期現今美國紐約州是一個狹長的熱帶內陸淺海,清澈的海水一直延伸到現今加拿大魁北克。在這個溫暖的水域中,存在著一個豐富與多樣化之古代海洋生態系統,包含了眾多珊瑚,海百合,三葉蟲,鸚鵡螺與魚類生存其中。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週兒子看了我的 blog 後,便吵著他的作品也要放上來,今日就讓他如願吧。這大概是出自古生代寒武紀新發現的 Ptychopariida 褶頰蟲目三葉蟲品種,我是認不出來這是什麼品種,左葉胸節似有被掠食動物咬傷痕跡 (bite marks)。
 

國小三年級的小學生自認為比爸爸做得漂亮嫉妒,這就讓網友公評吧…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去年阿源大哥曾貼出一個利用軟陶製作三葉蟲的教學,將艾雷斯三葉蟲製作的實在是微妙微肖,近日兒子剛好在玩紙黏土,雖然不了解 Fimo Classic 軟陶與紙黏土間的差異,硬是不自量力的想試試看,看看自己能否做出個漂亮三葉蟲。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撫仙湖蟲是生長於在五億兩千萬年前古生代寒武紀的海洋節肢動物,也是雲南澄江獨有的品種。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 Gregory Edgecombe 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 Nicholas Strausfeld 發現一個具備腦組織的撫仙湖蟲化石標本,並在發表於 2012年10月11日出版的《自然》期刊上,這可能是最早含有神經解剖學特徵的化石標本。

與其他澄江化石一樣,撫仙湖蟲的屍體被快速埋藏到低氧的環境中,因而保護它的遺體免遭細菌的破壞。在 Gregory Edgecombe 及 Nicholas Strausfeld 所分析的一件撫仙湖蟲化石中,其神經解剖學特徵以一種富含鐵的褐色化石的形式被保存下來。 Gregory Edgecombe 表示 "由它的大小,我們意識到這是一個腦部組織,它的輪廓和位置能夠與現代甲殼綱動物的大腦類似。”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日前一種在泰國新發表的寄生黃蜂被命名為 Aleiodes gaga ,此新種黃蜂的種名是以五座葛萊美獎得主的美國女歌手 Lady Gaga 命名。傳統新品種生物種名的命名,會依照其特徵、生態環境、原產地、或具紀念性人物來思考,以 Lady Gaga 來命名這種寄生在其他昆蟲的新種黃蜂,不知是褒是貶 馬上回來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歡迎新的三葉蟲同好開設安爸的三葉蟲 Blog,第一篇是參觀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 Saint-Petersburg Paleontological Laboratory,對住在台灣的同好而言,真是個難得的經驗。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日隨手翻閱了兒子在圖書館借閱的課外讀物-2012年2月號的小達文西雜誌,赫然發現裡面一篇介紹生命演化的文章的照片好眼熟,仔細一看正是放在家中的三葉蟲標本開懷大笑
我還蠻愛這個出自俄羅斯聖彼得堡附近的 Asaphus expansus robustus 寬展櫛蟲 標本,因此在 2009 年將高解析度的照片送上了 WikiMedia ,並且放棄所有版權;任何人可以將此照片用於任何合法用途,不會有版權問題,目的也是希望有更多人能從不同管道看到這個漂亮的標本,事隔三年看來是達成當時的心願了微笑
美中不足之處是雜誌照片註文寫著 : "三葉蟲化石模型。三葉蟲活躍於大約五億到兩億五千萬年前",各位小朋友家長,這是貨真價實的三葉蟲化石標本,可不是三葉蟲化石模型啊 嚎啕大哭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早在 2012 年年初,一份名為《中國國家古生物化石分級標準(試行)》和《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目錄(首批)》的文件已經在網路流傳,在 2012 年7月23日這份文件正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網站公告 ,並提供 Microsoft Word 檔案格式提供下載( http://big5.mlr.gov.cn/dzhj/gswhs/tzgg/201207/t20120723_1123526.htm ) ,這次名錄僅是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中的一小部分,編制名錄的工作將分批次開展,並隨時間逐步完善。暫沒有編入名錄或尚未正式命名的、但具有重要價值的古生物化石標本,依據《國家古生物化石分級標準》的規定,也將受到不同級別的重點保護。

台灣市場常見的胡氏貴州龍正式被列為二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
 
這次首批名錄中,以脊椎動物化石為主,並有規範少量植物化石,無脊椎動物在本次名錄中尚未見到,但隨著雲南澄江列為聯合國世界遺產,相信後續批次名錄會開始納入無脊椎動物。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雲南澄江化石產地於2012年7月1日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這是大陸首個化石類世界遺產,也是中國大陸第四十三個世界遺產。

依據新華網報導,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第卅六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7月1日宣布,將大陸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 年11月在南昌召開之中國全國地質環境管理工作會議上決議,自2013年底以後各收藏單位發掘和流轉之國家重點保護化石,須由收藏單位向當地省級國土資源部門申報登記建檔或作變更登記。個人收藏的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在規定的時限內登記,視為合法收藏。各收藏單位在規定的時限內不登記建檔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將不再受理其發掘和進出境的申請。

近年來由於中國大陸古生物化石非法出境、違法交易現象屢禁不止,為了加強登記建檔工作,各收藏單位和個人都須將目前收藏的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在2013年底之前,到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登記建檔,領取統一印制的“收藏證”。而在 2012 年 6 月 18 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已經率先公布了 : 關於認真貫徹“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切實加強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的通知" (http://www2.shandong.gov.cn/art/2012/6/18/art_3883_2971.html),預料屆時會確實執行此政策。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長在寒武紀中期的奇蝦 (Anomalocaris sp.) 多年以來一直被視為是寒武紀海洋中的頂級掠食動物。奇蝦被視為是當時海洋中頂級掠食動的原因很多,首先長達近一公尺的巨大體型,在當時的海洋之中難有其他生物與之匹敵。此外 2011年時六個奇蝦複眼化石在澳洲被古生物學家發現,古生物學家長久以來都認為三葉蟲的複眼是當代生物中最敏銳的,但是這項發現顯示奇蝦的複眼比三葉蟲還要敏銳三十倍。奇蝦的複眼長約3公分,水晶體數量多達 16,000 個,只有現代蜻蜓可以相提並論,通常敏銳的視力是掠食動物所需具備的重要能力。

最令人矚目的就是奇蝦巨大的口部,1911 年 Charles Doolittle Walcott 在加拿大伯吉斯頁岩層 (Burgess Shale) 發現奇蝦的嘴部化石時,還誤認為這是一種古代水母,奇蝦口部結構非常獨特,為32個重疊的牙板所構成,包括4個大牙板與32個小牙板,形似鳳梨橫切片,中央長有一圈尖銳的牙齒。比起圓形,其口部更像是矩形的。

2010 年古生物學家 James Whitey Hagadorn與其研究團隊嘗試運用電腦科技重建奇蝦的嘴部。此團隊研究了四百件奇蝦口部化石後製作了立體電腦模型,並做了十二組三葉蟲模型,而三葉蟲殼體強度則是以現代螃蟹和龍蝦殼為藍本。經過電腦模擬口部的壓力之後,發現奇蝦口部設計是吃軟的食物而非硬的食物,主要食物來源可能是在海底沉積物或海水中漂浮的蠕蟲與微生物,這與現代海洋中的節肢動物 - 龍蝦與螃蟹等食物來源是類似的,Hagadorn 表示「我們發現,奇蝦幾乎不可能以三葉蟲為食;奇蝦的口部沒辦法完全閉起來,而且口部牙板也太軟,無法咬碎三葉蟲的殼。」。此外目前也沒有奇蝦腸道內容化石,糞便化石等積極證據證明奇蝦是吃三葉蟲為生的。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恩斯特·海克爾(Ernst Haeckel)是十九世紀德國生物學家,哲學家,醫生與藝術家,下圖出自 恩斯特·海克爾(Ernst Haeckel)所出版的平板印刷插畫圖鑑《自然界的藝術形態》。自1899年開始,海克爾開始繪製生物插畫,總共出版了十集,1904年海克爾將這十集內容彙整成完整的總集 《自然界的藝術形態》(Kunstformen der Natur),裡面包含了100幅各式各樣生物的插畫,其中很多物種是由海克爾首度繪製的。在海克爾的職業生涯之中,以他的水彩和素描為本,再由雕版家 Adolf Giltsch 製作了超過 1,000份的雕版,其中最好的生物插畫都收錄在這本書中。下圖就是出自該書的節肢動物插畫,裏面包含了跟鱟相關的多種古生代海底節肢動物,在這張精美的插圖中也包含了數種三葉蟲品種。即便以今日的眼光來看,這些精美的插畫仍具備相當之藝術價值。而過去這些常人遙不可及的遠古生物,在現今網路發達的環境下,皆可輕易購得化石標本,這正是我們這代人幸運之處。

《自然界的藝術形態》這本繪冊對於20世紀初的繪畫、建築和設計有著很大的影響,他運用醫生對於解剖學的知識,繪出生動的生物型態,這本書使世人了解自然界中繁複、完美對稱的各種構造,使科學和藝術的關聯更加緊密。此外海克爾也是將達爾文演化論帶入德國的重要推手。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本月由中國際嘎檔巴,中華釋迦牟尼佛佛學會,台中種敦巴佛學會等多個宗教單位主辦之「西藏古文化世界大展」在台各地免費開展,並搭配多項慈善活動。此活動中展出了一件"長埋喜馬拉雅山地區"幾億年的世界最大完整的三葉蟲化石,聯合新聞網也刊登了該三葉蟲化石照片。

一般地質學學者對於喜瑪拉雅山脈的形成,多數是認同在一億四千萬年前,現在的印度是當時超級大陸岡瓦那 (Gondwana) 古陸的一部分,在中生代末期,岡瓦那古陸開始分裂,逐漸形成今日的非洲、印度、澳洲、南極洲與南美洲。而在五千萬年前,印度半島因為板塊的移動,撞擊歐亞大陸擠壓而形成了今日的喜馬拉雅山脈與西藏高原,這個激烈的地層運動使得今日喜馬拉雅山脈地層多為變質岩,要完整保持中生代之前的古生物化石應該十分困難,除了些新生代的海相化石與中生代菊石之外,似乎沒聽過有古生代的三葉蟲標本出土的紀錄。從照片中看來,這是古生代寒武紀的萊得利基蟲目 (Redlichiida) 三葉蟲,我覺得此標本在喜瑪拉雅山脈中出土的機率極低,看來是出自摩洛哥的標本。與 2009 年葡萄牙出土的三葉蟲化石相較,當然這也不是世界最大完整三葉蟲標本了。

這次展覽的宗旨及最終目的是與眾生廣結善緣,展出三葉蟲化石是否出自喜馬拉雅山脈,乃是枝微末節,無礙活動展覽勸人向善之本意,個人淺見姑妄聽之,主辦單位莫怪。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沉積岩形成的過程中,若將生物活動所遺留下來的痕跡保存下形成化石,稱為生痕化石。生痕化石將億萬年前的動物行為保留下來,是研究古生物與古代生態的重要依據,生痕化石研究的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是生痕是由何種生物所造成?是如何形成?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試想一個造成活動痕跡的古生物,要步履闌珊的走完生命中的最後時刻,接著恰巧大自然發生奇蹟,將最後的足跡與遺體一併掩埋沉積,億萬年後形成化石被人類所挖掘,這真是極為罕見的機緣。市場上也經常販售宣稱是三葉蟲足跡的生痕化石,實際上即使是專家也很難分辨這真的是三葉蟲的足跡,或是其他節肢動物所產生的足跡,畢竟古生代的海洋不是只有三葉蟲一種節肢動物。日前捷克古生物學者 Oldrich Fatka 與 Michal Szabad 卻發現一個珍貴的標本,一個保有生痕足跡的三葉蟲化石。

下圖照片中這個於捷克出土的 Agraulos ceticephalus 亞格勞洛斯屬三葉蟲,是生存在古生代寒武紀中期的品種,在蟲體背後留下了足跡的生痕化石,由生痕推測它是個底棲型的三葉蟲,靠著在海底沉積物中掘土進食。古生物學者期望在該地能發掘更多這類的化石,如此便能有機會一窺古生代海底的生態網路。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接下來我們來觀察管制開採或管制出口化石因素對於三葉蟲價位的影響。以下有三個出自於不同地區、同屬於Calymenidae 隱頭蟲科標本。首先,下圖 A 標本是出自於美國俄亥俄州奧陶紀地層的 Flexicalymene retrorsa 後曲隱頭蟲,長度 2.7 公分。
下圖 B 標本是化石商 Extinctions, INC 所販售的 Calymene niagarensis 尼亞加拉隱頭蟲,出自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Rochester) 的志留紀頁岩層,長度 3.8 公分。
下圖 C 標本是出自英國化石商 Fossils Direct 所販售的 Calymene blumenbachi 隱頭蟲,出自英格蘭溫洛克斷崖(Wenlock Edge) 志留紀地層,長度 4.5 公分。

此三件標本價位高低如何呢? 標本 A 我自 eBay 標得的價位是 27 元美金,標本 B 在 Extinctions, INC 的定價是 99 元美金,而標本 C 在 Fossils Direct 的標價是 167.5 英鎊,以今日的匯率換算約為 271 美元。由於這三件標本由於同為隱頭蟲科,若非專家很難指出外型不同之處,但為何之間價格差異如此之大呢?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我們嘗試以市面上常見的摩洛哥三葉蟲來觀察價格結構,摩洛哥的三葉蟲一直是頗受收藏家喜愛的化石標本。摩洛哥多樣化的古生代地層,出產來自寒武紀,奧陶紀,泥盆紀種類繁多的三葉蟲品種,在十九世紀時摩洛哥豐富的古生物資源並沒有被西方學者重視,使得該地直至今日仍不斷有新品種被發表,在之前提到七種最受歡迎的標本類型中,由於摩洛哥沒有管制開採或管制出口化石,因此許多三葉蟲品種在摩洛哥可以用相對便宜的價格取得,摩洛哥泥盆紀三葉蟲皆是體態立體的標本,而寒武紀與奧陶紀地層又出產多種體積大於尋常之三葉蟲品種對蒐藏者而言,摩洛哥單一產地就足以蒐藏到九個目的三葉蟲品種,包含球接子蟲目(Agnostida)、萊德利基蟲目(Redlichiida)、聳棒頭蟲目(Corynexochida)、鏡眼蟲目(Phacopida)、櫛蟲目(Asaphida)、砑頭蟲目(Proetida)、裂肋蟲目(Lichida)、褶頰蟲目(Ptychopariida) 與鐮蟲目(Harpetida)。這在其它產地是極為少見的。然而某些學者認為,過去十多年摩洛哥化石大量出口狀況,是典型經濟強勢國家掠奪經濟弱勢國家自然資產的惡行,我相信隨著摩洛哥經濟成長之後,管制化石開採與出口是遲早會發生的事情。接下來我們就是否被精良設備與技術所清修這個因素來比較其價格的差異。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人類對於古生物化石蒐藏,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收藏化石是項有意義的活動與正當的嗜好。古生物化石的生成,是匯集眾多機緣巧合後所產生的最終結果,漫長的地球自然史中各種地層的運動,以及自然環境的侵蝕,都可能破壞化石的存在。此外,世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化石,唯一性與獨特性相較任何人造商品更顯其非凡價值。對於家中有孩童的家長而言,化石標本額外增添了不少教育意義,而造型獨特的古生物化石也是種很雅致的居家擺設。

在眾多品種化石標本之中,菊石與三葉蟲是最受蒐藏者歡迎的兩種古生物。由於兩者皆留下了數量龐大的化石紀錄,使得標本價位較能被一般收入者接受,兩者也都是已經滅絕的物種,人類僅能透過化石標本遙想億萬年前它們存在的樣貌,此外兩者都擁有相當多樣化的外觀,讓人情不自禁地讚嘆大自然造物的奧妙,這三項原因增添了蒐藏者的意願與市場交易的熱絡程度,在此就我較為熟悉的三葉蟲化石發表一些淺見。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2 3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