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 Elrathia kingi |
界 (Kingdom)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Phylum)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Class) | 三葉蟲綱 Trilobita |
目 (Order) | 褶頰蟲目 Ptychopariida |
亞目 (Suborder) | 褶頰蟲亞目 Ptychopariina |
總科 (Superfamily) | 褶頰蟲總科 Ptychoparioidea |
科 (Family) | 腫頭蟲科 Alokistocaridae |
屬 (Genus) | 艾雷斯屬 Elrathia |
種 (Species) | 金氏種 kingi |
年代 | 古生代寒武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Cambrian (507 - 505 百萬年) |
產地 | 美國猶他州 Wheeler Shale Formation, Hurricane, Utah, USA |
尺寸 | 化石長約 25 mm 寬約 17 mm |
Elrathia kingi 在台灣常被譯為愛爾納三葉蟲或金氏厄拉夏三葉蟲,我採用了國立自然科學博館程延年博士的定名- 金氏艾雷斯三葉蟲。這隻金氏艾雷斯蟲是我第一個褶頰蟲目 Ptychopariida 的三葉蟲標本。在金氏艾雷斯蟲身旁還有三隻長 2 mm 左右的球接子目 Agnostida 三葉蟲,母岩上組合了多隻不同品種三葉蟲的 Death Assemblage 化石通常都是高價位標本,這個組合兩種常見品種的 Death Assemblage, 大概是市面上最廉價的三葉蟲 Death Assemblage 標本,非常適合我這種資金不充裕的蒐藏家。美國猶他州是全球知名的寒武紀化石出土地點,也是五億多年前勞倫古陸(Laurentia) 的海岸線,猶他州有十餘種寒武紀三葉蟲常流通於市面,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金氏艾雷斯三葉蟲了,缺了活動頰 (librigena) 的金氏艾雷斯三葉蟲化石價格非常低,大量被加工成為項鍊等裝飾品銷售到全球。 缺了活動頰的金氏艾雷斯三葉蟲較缺乏研究與蒐藏的價值,因為觀察三葉蟲面縫合線 (facial sutures) 是辨識品種的重要依據之一。依據 Sam Gon III 博士的 A Guide to the Orders of Trilobites 網站,將三葉蟲面縫合線分為下列三類: |
頰縫合線 Gonatoparian | 面縫線 (facial sutures) 的終點位於頰刺 (genal angle/genal spine) 的尖端,絕大多數的鏡眼蟲目Phacopida 隱頭蟲亞目 Calymenina 的三葉蟲都是這類縫合線。 |
上縫合線 Proparia | 面縫線 (facial sutures) 的終點位於頰刺 (genal angle/genal spine) 的前端。畫面中是之前展示過的鏡眼蟲目 Phacopida 手尾蟲亞目 Cheirurina 的鐘頭蟲標本。鏡眼蟲目中的鏡眼蟲亞目與手尾蟲亞目的三葉蟲大多是上縫合線型式。 |
下縫合線 Opisthoparian | 面縫線 (facial sutures) 的終點位於頰刺 (genal angle/genal spine) 的後端,也就是在頭部的末端。絕大多數的褶頰蟲目 Ptychopariida 三葉蟲都是這類縫合線,從這個金氏艾雷斯三葉蟲標本可以看得很清楚。 |
褶頰蟲目 Ptychopariida 三葉蟲大多是下縫合線 (Opisthoparian) 的型式,這也引發了2002 年鐮蟲科 Harpididae 是否該獨立成一個目的問題點,少了活動頰的標本是很難判斷縫合線位置的,這也為什麼保有活動頰的三葉蟲標本有較高價值的原因了。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