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Illaenus crassicauda (?)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Class) 三葉蟲綱 Trilobita
目 (Order) 聳棒頭蟲目 Corynexochida
亞目 (Suborder) 斜視蟲亞目 Illaenina
總科 (Superfamily) 斜視蟲總科 Illaenoidea
科 (Family) 斜視蟲科 Illaenidae
屬 (Genus) 斜視蟲屬 Illaenus
種 (Species) 粗尾種 crassicauda
 
年代 古生代奧陶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Ordovician (Kunda Horizon, Darriwilian Stage) (468 - 460 百萬年)
產地 俄羅斯聖彼得堡 Wolchow Rive,Saint Petersburg, Russia
尺寸 化石長約  68 mm 寬約 40 mm
 
 

這是我比較高價的三葉蟲標本之一,是出土自俄羅斯聖彼得堡附近的 llaenus crassicauda 粗尾斜視蟲,粗尾斜視蟲在美國,西歐與俄羅斯都有出土的紀錄,但完整的標本數量並不多。當我標下來之後,才豁然發現整個 Internet 上找不到一張可信的照片以供參照,讓這標本品種標示正確與否變得無從查證。整個 Internet 上能找到的粗尾斜視蟲照片,就是左下圖挪威奧斯陸大學古生物博物館的這個年代久遠的標本,一個僅留下尾部的粗尾斜視蟲。即便購買了 Ordovician Trilobites of the St. Petersburg region, Russia 這本書,對於這個標本的品種辨識也沒有太大的幫助,由於十九世紀的眾多學者紛亂的品種描述,使得粗尾斜視蟲成為俄羅斯地區最難以辨認的斜視蟲品種。原本在網路上另外找到一份文獻,就是右下圖美國知名地質學家 Ebenezer Emmons 在1855 年論文內的標本手繪圖,但讀了 Ordovician Trilobites of the St. Petersburg region, Russia 之後,才了解十九世紀時在美國所蒐集的 llaenus crassicauda 粗尾斜視蟲,近年已經被歸類為 Illaenus americanus 美洲斜視蟲了,所以右下角這張圖已經無助於辨認這個標本的真實身分,目前只能希望賣方品種沒看錯了。

IllaenusCrassicaudaPygidium
整體而言我這個標本保存狀況還算不錯,如下圖照片所示,雖然頭部有多處修補痕跡但還可看到前端環狀的泰瑞斯線(Terrace lines),胸節與尾部也很漂亮,就是眼睛保存狀況不太好。

自奧陶紀開始,某些三葉蟲如斜視蟲、櫛蟲、隱頭蟲等開始發展出捲曲保護自己的能力,它們的頭部和尾部可以完全緊接在一起,僅將背部的硬殼暴露在外,以保護其柔軟的腹部器官。寒武紀時較原始的三葉蟲,例如Olenelloidea 小油櫛蟲總科的三葉蟲是無法完美捲曲成球狀的。市場上捲曲形態的斜視蟲標本比例較高,其實當時我只是想買一個身體攤平的斜視蟲標本,結果卻買到個找不到參考資料的稀有品種。在台灣要找到特定品種古生物資料真的十分困難,Yahoo! Trilobites Group 常有許多學者建議我參考某些三葉蟲論文,但卻發現許多論文期刊在全台灣各圖書館都找不到,更慘的是某些老文獻也沒被數位化,想花錢線上購買也買不到,對業餘的蒐藏家而言,只能辛苦的依賴網路所能找到的免費資料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