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古生代奧陶紀三葉蟲化石-俄羅斯-其它品種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Pseudoasaphus praecurrens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Class) 三葉蟲綱 Trilobita
目 (Order) 櫛蟲目 Asaphida
亞目 (Suborder) 櫛蟲亞目 Asaphina
總科 (Superfamily) 櫛蟲總科 Asaphoidea
科 (Family) 偽櫛蟲科 Pseudoasaphidae
屬 (Genus) 偽櫛蟲屬 Pseudoasaphus
種 (Species) 先祖種 praecurrens
 
年代 古生代奧陶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Ordovician (Kunda Horizon, Darriwilian Stage) (468 - 460 百萬年)
產地 俄羅斯聖彼得堡 deposits of Koporka river,Saint Petersburg,Russia
尺寸 化石長約 85 mm 寬約 48 mm
 
IMG_7276[1]
IMG_7274[1]

這是一個產自俄羅斯聖彼得附近較稀有的 Pseudoasaphus 偽櫛蟲屬三葉蟲標本。偽櫛蟲屬三葉蟲身形較大,常可以長過 10 公分以上,再加上標本較為罕見,一般市場上價格動輒超過 700 美元。這個標本也有 8.5公分的長度,但由於人工修補面積頗大,標本品質不算很好,價格也就平易近人些。Pseudoasaphus 偽櫛蟲屬三葉蟲在聖彼得堡附近可以找到五個種,這些標本在市場上流通量本就比較少,1960 年代時蘇聯的古生物學家 Balashov E.A.是研究與整理 Pseudoasaphidae 偽櫛蟲科三葉蟲品種的專家,但是他的論文全是以俄文撰寫,並且沒有收錄在現今西方國家的期刊系統內,這使得 Pseudoasaphidae 偽櫛蟲科三葉蟲品種特徵描述幾乎無法在 Internet 上找到資料,我也不奢望一般化石商人能夠正確標示品種。直至近日透過狂人兄協助團購,取得 St. Petersburg Paleontological Laboratory 團隊的新書 Ordovician Trilobites of the St. Petersburg region, Russia,方才對能夠對該科三葉蟲做些粗淺的品種判讀。 Pseudoasaphidae 偽櫛蟲科三葉蟲尾部都有著細微的泰瑞斯線(Terrace lines),下圖可以看到此一特徵。而 Pseudasaphus 偽櫛蟲屬的尾部長度沒有它的親戚 Pseudoasaphinus 屬這麼地長。在沒有讀過這本書的資料之前,我永遠搞不清楚 Pseudoasaphidae 偽櫛蟲科三葉蟲的這些細部特徵。

IMG_7273[1]
IMG_7279[1]

先祖偽櫛蟲的眼睛寬而大,頭部頰角較不尖銳,尾部脊柱 (rachis) 突起並可以看到分節線,Friedrich Schmidt 在 "Revision der ostbaltischen silurischen Trilobiten" 也留下了兩張 Pseudoasaphus praecurrens 先祖偽櫛蟲的標本照片,由這些資料看起來似乎與我的標本是相符合的。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Illaenus tauricornis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Class) 三葉蟲綱 Trilobita
目 (Order) 聳棒頭蟲目 Corynexochida
亞目 (Suborder) 斜視蟲亞目 Illaenina
總科 (Superfamily) 斜視蟲總科 Illaenoidea
科 (Family) 斜視蟲科 Illaenidae
屬 (Genus) 斜視蟲屬 Illaenus
種 (Species) 牛角種 tauricornis
 
年代 古生代奧陶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Ordovician (Aseri Horizon, Darriwilian stage)  (468-460 百萬年)
產地 俄羅斯聖彼得堡 Gostilitsy village,Saint Petersburg,Russia
尺寸 化石長約 65 mm 寬約 53 mm
 
IMG_6527[1]
 IMG_6538[1]

這是市場上廣受歡迎俄羅斯三葉蟲品種 Illaenus tauricornis  牛角斜視蟲,在拉丁文中 taurus 是公牛的意思,而 cornu 則是牛角,上圖中兩側長而彎曲的頰刺,讓我們不難猜出 1848 年時牛角斜視蟲被命名的原由。大多數斜視蟲的頰刺都不明顯,牛角斜視蟲算是個特例,某些古生物學家猜測,牛角斜視蟲演化成這種奇特頰刺的原因,是為了便於翻動海底的沉積物以利覓食,事實是否真的如此也無從查證了,在有限的化石線索下,古生物學充滿了推測,也很難存在著恆久不變的真理。牛角斜視蟲特殊的造型,是它市場上熱門的主因,此外牛角斜視蟲算是體型較大的斜視蟲品種,成熟的成蟲化石長度可以超過 12 公分長,價格也會隨之水漲船高,我這個標本只有 6.5 公分長,算是體型比較小的標本,也較適合手頭不充裕的我。牛角斜視蟲頭部型態立體,經過四億六千多萬年地層的擠壓,市售標本頭部經常變形或破損,這個標本的頭部狀況還算不錯。

IMG_6545[1] image
IMG_6524[1] image
牛角斜視蟲常被俄羅斯賣家形容為稀有品種,但是每年都有數量頗多的標本在市場流通,過去三年我在 eBay 競標牛角斜視蟲失敗的紀錄不下二十次了,實在感覺不出稀有在何處,直至近日才在預算內成功地標到這個標本。當時這個標本第一眼吸引我的原因,是它幾乎跟 Friedrich Schmidt (1832 -1908 年) 巨著 "Revision der ostbaltischen silurischen Trilobiten" (1881-1907) 第三冊中的標本圖片長得一模一樣,而且清修者也沒有把兩根頰刺清修成懸空的樣式,我實在受夠了那種擔心寄送損毀的那種折磨,而這個標本讓我無須操這個心。結果沒料到賣方寫錯了寄送地址,整整花費了 65 天才寄到台灣…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Pliomera fischeri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Class) 三葉蟲綱 Trilobita
目 (Order) 鏡眼蟲目 Phacopida
亞目 (Suborder) 手尾蟲亞目 Cheirurina
總科 (Superfamily) 手尾蟲總科 Cheiruroidea
科 (Family) 多股蟲科 Pliomeridae
屬 (Genus) 多股蟲屬 Pliomera
種 (Species) 費氏種 fischeri
 
年代 古生代奧陶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Ordovician (Zone Asaphus expansus, Kunda Horizon, Darriwilian stage) (468-460 百萬年)
產地 俄羅斯聖彼得堡 Putilovo quarry, St. Petersburg, Russia
尺寸 化石長約 40 mm 寬約 21 mm
 
IMG_6153[1]
IMG_6165[1]

這是產自俄羅斯聖彼得堡品質還算不錯的費氏多股三葉蟲,焦糖般色澤的外殼,保存完整的頭鞍與活動頰,加上數量眾多環環相扣的胸節,一直是市場上很受歡迎的三葉蟲品種。除了俄羅斯之外, Pliomera 多股蟲屬三葉蟲在中國大陸貴州,阿根廷與挪威奧斯陸亦有其他品種被發現。一般費氏多股三葉蟲長度小於 4 公分,並且以捲曲的防衛型態居多,身體攤平的標本比較少,長度超過 4 公分價格就會拉高。Pliomera 多股蟲屬三葉蟲胸節數量很多,一般胸節數量都在 12-18 節,尾部則為 4-5 節。下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多股蟲屬三葉蟲的尾部肋區 (Pleura) 並未密合,學者們推測當它捲曲成防衛型態時,海水仍可順利由尾部縫隙流入下腹,以防禦之姿順利呼吸。

IMG_6170[1]
IMG_6169[1]

十九世紀初時,古生物學者對於三葉蟲的分類缺乏一致的共識,加上同品種重複命名,讓這隻小小的費氏多股蟲自 1825 年被人類發現後,在 25 年內歷經多次的品種變更,一直到 1854 年才變成今天的學名,我稍做整理居然可以列出這麼多次的學名改變 :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Illaenus wahlenbergi (revaliensis)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Class) 三葉蟲綱 Trilobita
目 (Order) 聳棒頭蟲目 Corynexochida
亞目 (Suborder) 斜視蟲亞目 Illaenina
總科 (Superfamily) 斜視蟲總科 Illaenoidea
科 (Family) 斜視蟲科 Illaenidae
屬 (Genus) 斜視蟲屬 Illaenus
種 (Species) 華倫氏種 wahlenbergi (revaliensis)
 
年代 古生代奧陶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Ordovician (Zone Asaphus expansus, Kunda Horizon, Darriwilian stage) (468-460 百萬年)
產地 俄羅斯聖彼得堡 Lava River, St. Petersburg, Russia
尺寸 化石長約 48 mm 寬約 35 mm
 
IMG_5883[1]
IMG_5884[1]

這是一隻型態很生動的俄羅斯斜視蟲,渾圓的頭部向後延伸出優雅的曲線。俄羅斯斜視蟲品種大都在 19 世紀時發表,要找到品種辨識的相關論文非常困難,因此只好請俄羅斯的化石商協助,自俄羅斯聖彼得堡當地圖書館,影印了 Friedrich Schmidt 著述 "Revision der ostbaltischen silurischen Trilobiten" (1881-1907) 第三冊關於斜視蟲的插圖 ,以供品種比對之用。"Revision der ostbaltischen silurischen Trilobiten" (1881-1907) 共計六巨冊全部以德文撰寫而成,時至今日絕版已近百年,世上僅有少數幾間大型圖書館內有館藏此套巨著,即使請人影印了幾張插圖也被索取了不少金錢,知識的價格可真不遜於這些化石標本。此斜視蟲頭部有著如同戒疤般的暗色點 (Dark markings),在眾多大同小異的斜視蟲算是個較容易辨識的品種,在 Friedrich Schmidt 的 Revision der ostbaltischen silurischen Trilobiten 書中將此斜視蟲歸類為 Illaenus revaliensis,最近這幾年又被變更歸類到 Illaenus wahlenbergi。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Cybele woehrmanni  (Cybele bellatula wohrmanni)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Class) 三葉蟲綱 Trilobita
目 (Order) 鏡眼蟲目 Phacopida
亞目 (Suborder) 手尾蟲亞目 Cheirurina
總科 (Superfamily) 手尾蟲總科 Cheiruroidea
科 (Family) 彗星蟲科 Encrinuridae
亞科 (Subfamily) 西芭莉蟲亞科 Cybelinae
屬 (Genus) 西芭莉蟲屬 Cybele
種 (Species) woehrmanni (bellatula wohrmanni)
 
年代 古生代奧陶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Ordovician (Zone Asaphus expansus, Kunda Horizon, Darriwilian Stage) (468-460 百萬年)
產地 俄羅斯聖彼得堡 Saint Petersburg,Russia
尺寸 化石長約 35 mm 寬約 21 mm
 

這是個比較高價的三葉蟲標本,產自俄羅斯聖彼得堡近郊的西芭莉蟲屬三葉蟲。此屬三葉蟲在波羅地海周邊的國家;如挪威、瑞典都有出土紀錄,但就標本品質而言,還是聖彼得堡的為佳。這是一種小型的三葉蟲,長度最大可達 45 mm,只要長度超過 40 mm 的價位都很高。古生代奧陶紀時,現今俄羅斯拉多加湖 (Lake Ladoga) 流域附近是一個濁度很高的內陸海,Asaphus 櫛蟲屬三葉蟲眼柄 (eyestalks) 隨之變長演化以適應環境,Asaphus kowalewskii 卡瓦拉櫛三葉蟲 就是一個演化的實例,同一時期眼柄變長的並不只有櫛蟲,也包含了照片中的西芭莉蟲。要從俄羅斯運送這種長眼柄的品種到台灣要冒很高的風險,細長眼柄很可能在運送途中折斷,這個標本萬幸可以完整無缺的抵達台灣,而 nan 大哥這個珍貴的Cybele panderi 三葉蟲標本就沒這麼幸運了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Illaenus schmidti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Class) 三葉蟲綱 Trilobita
目 (Order) 聳棒頭蟲目 Corynexochida
亞目 (Suborder) 斜視蟲亞目 Illaenina
總科 (Superfamily) 斜視蟲總科 Illaenoidea
科 (Family) 斜視蟲科 Illaenidae
屬 (Genus) 斜視蟲屬 Illaenus
種 (Species) 史氏種 schmidti
 
年代 古生代奧陶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Ordovician (468 - 460 百萬年)
產地 俄羅斯聖彼得堡 Vilpovitsy quarry, Saint-Petersburg, Russia
尺寸 化石長約  62 mm 寬約 50 mm
 

圖中照片是我另一個俄羅斯 Illaenus 斜視蟲屬的標本- Illaenus schmidti 史氏斜視蟲,是此區域出土的斜視蟲中較常見的品種,大的誇張的頭部搭配淡褐色的方解石外殼,是十分討喜的三葉蟲品種。這也是在2008年年底全球經濟惡化後我購入的化石標本。過去超過 6 公分長攤平的俄羅斯斜視蟲標本,大都要在 200 塊美金以上成交,最近明顯價位有些下滑。

斜視蟲屬大約有五十多個種,而俄羅斯附近出土常見的也有十餘個種,每個看起來都差不多,之前我實在很好奇這些採集者到底怎麼辨認斜視蟲屬的品種。最近與幾個當地化石採集者透過 eMail 詢問後發現,他們都共同談到一本重要著作 - Friedrich Schmidt (1832 -1908 年) 的 "Revision der ostbaltischen silurischen Trilobiten" (1881-1907) ,這本書應該是古生物學家 Friedrich Schmidt 的最後一本著作,寫完後沒多久就過世了。大多這些俄羅斯化石獵人並非古生物學專家,就按照這本書的內容按圖索驥,所清修出來的化石看起來像哪一個,就給它安上個種名,在這種狀況下謬誤就很難避免了。我在台灣各大圖書館所提供的書目查詢網頁上,都沒能找到這本百年前的出版品。當時賣方補了張此書中的插圖給我,以證明這個標本是 Illaenus schmidti 史氏斜視蟲。如下圖所示,史氏斜視蟲頰刺 (genal angle/genal spine) 較為尖,與我的標本看來頗為神似,也只能這樣認定品種了。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Illaenus crassicauda (?)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Class) 三葉蟲綱 Trilobita
目 (Order) 聳棒頭蟲目 Corynexochida
亞目 (Suborder) 斜視蟲亞目 Illaenina
總科 (Superfamily) 斜視蟲總科 Illaenoidea
科 (Family) 斜視蟲科 Illaenidae
屬 (Genus) 斜視蟲屬 Illaenus
種 (Species) 粗尾種 crassicauda
 
年代 古生代奧陶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Ordovician (Kunda Horizon, Darriwilian Stage) (468 - 460 百萬年)
產地 俄羅斯聖彼得堡 Wolchow Rive,Saint Petersburg, Russia
尺寸 化石長約  68 mm 寬約 40 mm
 
 

這是我比較高價的三葉蟲標本之一,是出土自俄羅斯聖彼得堡附近的 llaenus crassicauda 粗尾斜視蟲,粗尾斜視蟲在美國,西歐與俄羅斯都有出土的紀錄,但完整的標本數量並不多。當我標下來之後,才豁然發現整個 Internet 上找不到一張可信的照片以供參照,讓這標本品種標示正確與否變得無從查證。整個 Internet 上能找到的粗尾斜視蟲照片,就是左下圖挪威奧斯陸大學古生物博物館的這個年代久遠的標本,一個僅留下尾部的粗尾斜視蟲。即便購買了 Ordovician Trilobites of the St. Petersburg region, Russia 這本書,對於這個標本的品種辨識也沒有太大的幫助,由於十九世紀的眾多學者紛亂的品種描述,使得粗尾斜視蟲成為俄羅斯地區最難以辨認的斜視蟲品種。原本在網路上另外找到一份文獻,就是右下圖美國知名地質學家 Ebenezer Emmons 在1855 年論文內的標本手繪圖,但讀了 Ordovician Trilobites of the St. Petersburg region, Russia 之後,才了解十九世紀時在美國所蒐集的 llaenus crassicauda 粗尾斜視蟲,近年已經被歸類為 Illaenus americanus 美洲斜視蟲了,所以右下角這張圖已經無助於辨認這個標本的真實身分,目前只能希望賣方品種沒看錯了。

IllaenusCrassicaudaPygidium
整體而言我這個標本保存狀況還算不錯,如下圖照片所示,雖然頭部有多處修補痕跡但還可看到前端環狀的泰瑞斯線(Terrace lines),胸節與尾部也很漂亮,就是眼睛保存狀況不太好。

自奧陶紀開始,某些三葉蟲如斜視蟲、櫛蟲、隱頭蟲等開始發展出捲曲保護自己的能力,它們的頭部和尾部可以完全緊接在一起,僅將背部的硬殼暴露在外,以保護其柔軟的腹部器官。寒武紀時較原始的三葉蟲,例如Olenelloidea 小油櫛蟲總科的三葉蟲是無法完美捲曲成球狀的。市場上捲曲形態的斜視蟲標本比例較高,其實當時我只是想買一個身體攤平的斜視蟲標本,結果卻買到個找不到參考資料的稀有品種。在台灣要找到特定品種古生物資料真的十分困難,Yahoo! Trilobites Group 常有許多學者建議我參考某些三葉蟲論文,但卻發現許多論文期刊在全台灣各圖書館都找不到,更慘的是某些老文獻也沒被數位化,想花錢線上購買也買不到,對業餘的蒐藏家而言,只能辛苦的依賴網路所能找到的免費資料了。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Dysplanus acutigenia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Class) 三葉蟲綱 Trilobita
目 (Order) 聳棒頭蟲目 Corynexochida
亞目 (Suborder) 斜視蟲亞目 Illaenina
總科 (Superfamily) 斜視蟲總科 Illaenoidea
科 (Family) 斜視蟲科 Illaenidae
屬 (Genus) Dysplanus
種 (Species) acutigenia
 
年代 古生代奧陶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Ordovician (Aseri Horizon, Darriwilian Stage) (468 - 460 百萬年)
產地 俄羅斯聖彼得堡 Volkhov River,Saint Petersburg,Russia
尺寸 化石長約 50  mm 寬約 27 mm
 
這是一種較少見的俄羅斯 Illaenidae 斜視蟲科的三葉蟲 Dysplanus acutigenia 標本。從它圓滑突起的頭部,可以讓我們感覺出它與俄羅斯出產的十餘 Illaenus 斜視蟲屬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事實上在 1827 年被人類首度發現時,的確是被歸類 Illaenus 斜視蟲屬,但在 1954 年由古生物學者 Jaanusson 重新分類為一個新的屬 Dysplanus,而底下有兩個品種,一個是 1954 年由 Illaenus centrotus 重新定種的 Dysplanus centrotus,與 1957 年新訂的 Dysplanus acutigeniaDysplanus centrotus  的頰刺 (genal angle/genal spine) 較長,而圖中照片的標本就是頰刺較短的 Dysplanus acutigenia
DysplanusThoracicSeg
與俄羅斯十餘 Illaenus 斜視蟲屬相較,Dysplanus 屬三葉蟲有 9 個胸節 (segmented thorax) ,而 Illaenus 斜視蟲屬則是 10 個胸節,這是讓 Dysplanus 獨立歸類成一個新屬的原因。無論 Illaenus 屬三葉蟲或是 Dysplanus 屬三葉蟲,都是棲息在混濁海水的沉積物中,利用有著小眼睛的圓潤頭部 (cephalon),如同農具犁一般的刨取沉積物中的食物,是一種典型底棲生活型態的三葉蟲。Illaenidae 科化石蟲體攤平的價位較高,身型捲曲的價位較低,也較適合預算有限的我。
DysplanusacutigeniaEye0 Illaenidae 斜視蟲科三葉蟲由於眼睛細小,要保存全色眼(Holochroal eye) 細微的水晶體 (lenses) 結構,機率實在不高。這個標本很難得在左圖中這隻眼睛中,保存下糢糊的水晶體結構,下圖是放大 180 倍後的照片,在電腦螢幕上可以看得清楚,每次要按下快門,焦距就對的不太準,由於設備不佳,照的有點模糊,但是勉強可以看到水晶體結構。另外一隻眼就完全看不到顆粒狀的水晶體了。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Ptychopyge angustifrons (rossica)
界 (Kingdom) 動物界 Animalia
門 (Phylum)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Class) 三葉蟲綱 Trilobita
目 (Order) 櫛蟲目 Asaphida
亞目 (Suborder) 櫛蟲亞目 Asaphina
總科 (Superfamily) 櫛蟲總科 Asaphoidea
科 (Family) 褶尾蟲科 Ptychopygidae (櫛蟲科 Asaphidae)
屬 (Genus) 褶尾蟲屬 ptychopyge
種 (Species) 狹額種 angustifrons (俄羅斯種 rossica)
 
年代 古生代奧陶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Ordovician (Kunda Horizon, Darriwilian Stage) (468 - 460 百萬年)
產地 俄羅斯聖彼得堡 Putilovo quarry, Saint Petersburg region, Russia
尺寸 化石長約 62 mm 寬約 40 mm
 
 

這是我比較高價的三葉蟲標本之一,也是較罕見的狹額褶尾蟲屬三葉蟲標本,在俄羅斯聖彼得堡附近出土的 Asaphidae 櫛蟲科三葉蟲中,除了三十餘種 Asaphus 櫛蟲屬之外,另有六種稀有的 ptychopyge 褶尾蟲屬三葉蟲,照片中的 Ptychopyge angustifrons  正是其中的一種,Ptychopyge angustifrons  在胸節靠尾部的附近會微微隆起,在褶尾蟲屬中是比較特別的。這個標本呈現淡褐色的方解石外甲,搭配白色的石灰岩母岩,整體狀況真的十分漂亮,完整無缺損的俄羅斯褶尾蟲屬三葉蟲,有時找好幾年都不見得能在市場上找的到,一般網路通路的定價在 500 - 800 美金之間,而 nan 兄家中居然有好幾隻的蒐藏品,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狹額褶尾三葉蟲於 1827 年定種,1964 年蘇聯古生物學家 Balashov E.A. 將當地的 ptychopyge 褶尾蟲屬三葉蟲做了分類的整理。Balashova  E.A.是研究俄羅斯三葉蟲的專家,在 1976 年時發表論文認為應將褶尾蟲由Asaphidae 櫛蟲科獨立出來,成為 Ptychopygidae 褶尾蟲科,而這個 Ptychopyge angustifrons 狹額褶尾三葉蟲也重新歸類為 Ptychopyge rossica,而 rossica 這個字正是  Balashov E.A 故鄉俄羅斯,以自己故鄉命名可見此種三葉蟲在 Balashov E.A 心中的地位,當然直至今日這個分類仍存在著爭議,某些學者認為狹額褶尾三葉蟲與俄羅斯褶尾三葉蟲是兩個獨立的品種。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