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 Ptychagnostus richmondensis |
界 (Kingdom)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Phylum)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Class) | 三葉蟲綱 Trilobita |
目 (Order) | 球接子目 Agnostida |
亞目 (Suborder) | 球接子蟲亞目 Agnostina |
總科 (Superfamily) | 球接子蟲總科 Agnostoidea |
科 (Family) | 褶紋科 Ptychagnostidae |
屬 (Genus) | 褶紋屬 Ptychagnostus |
種 (Species) | 理奇蒙種 richmondensis |
年代 | 古生代寒武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Cambrian (505 - 501百萬年) |
產地 | 美國猶他州米勒德郡 Marjum Formation, Millard County, Utah, USA |
尺寸 | 化石長約 7 mm 寬約 2.5 mm |
![]() |
![]() |
這是我另一個只有 7 公厘長的球接子蟲標本,是生活於寒武紀中期,也是球接子蟲最活躍的年代,到了奧陶紀晚期, 球接子蟲就滅絕了。奧陶紀晚期的生物滅絕事件,雖不如讓恐龍消失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有名氣,也沒有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嚴重,但卻也讓為數眾多的古生物絕種,當時全球將近一半的屬 (Genus) 級生物都沒能延續到志留紀,球接子蟲也難逃這一次的滅絕。目前的理論都是認為冰河時期來臨,改變了過去溫暖的氣候,海平面高度的改變,也是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的原因。 |
![]() |
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球接子蟲是生活在海洋上層或是在海底討生活的三葉蟲。由於球接子蟲沒有眼睛,外形也不適合游泳,因而認定球接子蟲是生活在沒有陽光的海底。而另外一派則認為,球接子蟲化石出土紀錄廣佈於全球各地,一般底棲動物很難分佈如此之廣, 因而認定是在海洋上層漂浮遨遊的品種。如果就奧陶紀末的滅絕事件推測,球接子蟲生活在上層海洋似乎較合理,深海環境受到冰河期影響較小,若真是活在深海海底,球接子蟲應該能撐過奧陶紀末的生態浩劫。 我這個理奇蒙褶紋球接子三葉蟲標本太小了,附上一個手繪圖參考,此三葉蟲頭尾放射狀的細紋是主要生理特徵,放大五十倍的照片中勉強看得出來。這不算是常見的品種,但價格卻不高,算的上經濟實惠。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