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從市場行情上做三葉蟲化石真假的初步判斷,了解各品種三葉蟲基本生理特徵將有助於判斷真偽。三葉蟲化石雖然經過三億年以上的埋藏,化石表面紋路還是會保存下來,某些三葉蟲品種具有複眼(compound eyes),即便體積較小的三葉蟲化石,這些生理特徵也都會保留下來。

我的第一個三葉蟲化石,是購自台北士林科教館的石尚自然探索屋。這個價值約 10 美元的低價 Phacops 屬鏡眼三葉蟲,捲曲成直徑約 7 mm 的球狀。但在不到 1 公分的化石上,用肉眼即可看到保留完整且精緻的複眼。三葉蟲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演化出眼睛的生物,是地球生命史上極具意義的代表性生物,當時身旁親切的服務人員一再強調"這些都是真化石哦",其實不用她的促銷,我也相信沒有人會笨到開個模假造個只有 7mm 直徑且需要保有精巧複眼的假化石,然後只賣個 10 美元,當下立刻掏出皮包內的零錢就買下來了。這個大自然的藝術品;小到我無法用我的傻瓜數位相機拍出它的複眼,只好同品種比較大的化石代替展示。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一個業餘蒐藏者,面對市場上販售的三葉蟲化石難免起疑,這真些化石是真的嗎? 實際上 Internet 上針對三葉蟲化石如何鑑定真假的通俗文章並不多。可以找到最完整的文章便是出自德國三葉蟲討論社群於 2003 年寫的這份文章:

TUTORIAL - How to identify fake trilobites
by Dipl. Geol. Jens Koppka, Heiko Sonntag & Horst Burkhard

原始出處網站 http://www.trilobiten.de荒廢已久,如今大多數朋友都是藉由http://www.extinctions.comhttp://www.paleodirect.com兩個網路販售化石的網站中看到 英文的譯稿。這份圖文並茂的文章可以讓我們對於假造的三葉蟲化石,能有個初步的認知。但由於此文撰寫時間是 2003 年,在過去幾年中必然有更先進的偽造技術出現,有待網路上先進提供些指教,以下是我的閱讀後的一些心得。

 
自從19世紀化石開始交易以來,偽造化石的事件便層出不窮,當 Internet 興起後,看不見化石實體的網路交易更助長這種情形發生。在人民經濟條件較差的地區,例如摩洛哥,印尼與中國大陸的農村,偽造化石變成許多人養家活口的方式。對於來自這些地區的化石,需要多花些心力觀察與多了解些相關知識,以免發生花錢掃興的事。舉凡偽造,必須要有足夠之利潤或經濟規模,三葉蟲化石的市場需求可能遠低於名牌皮包,某些出土量大的三葉蟲品種 ( 例如 : 氧化鐵礦化後 Diacalymene 屬三葉蟲 ),若是化石保存狀況不好,市場價錢都是 5 塊錢美金上下,這種等級價錢,可能開模用塑膠做成仿製玩具都不夠成本,就不必特別擔心假造的問題。
氧化鐵礦化後 Phacopida目 Calymenina 科 Diacalymene 屬三葉蟲,原始圖片來源 http://www.talkorigins.org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