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從市場行情上做三葉蟲化石真假的初步判斷,了解各品種三葉蟲基本生理特徵將有助於判斷真偽。三葉蟲化石雖然經過三億年以上的埋藏,化石表面紋路還是會保存下來,某些三葉蟲品種具有複眼(compound eyes),即便體積較小的三葉蟲化石,這些生理特徵也都會保留下來。

我的第一個三葉蟲化石,是購自台北士林科教館的石尚自然探索屋。這個價值約 10 美元的低價 Phacops 屬鏡眼三葉蟲,捲曲成直徑約 7 mm 的球狀。但在不到 1 公分的化石上,用肉眼即可看到保留完整且精緻的複眼。三葉蟲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演化出眼睛的生物,是地球生命史上極具意義的代表性生物,當時身旁親切的服務人員一再強調"這些都是真化石哦",其實不用她的促銷,我也相信沒有人會笨到開個模假造個只有 7mm 直徑且需要保有精巧複眼的假化石,然後只賣個 10 美元,當下立刻掏出皮包內的零錢就買下來了。這個大自然的藝術品;小到我無法用我的傻瓜數位相機拍出它的複眼,只好同品種比較大的化石代替展示。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為一個業餘蒐藏者,面對市場上販售的三葉蟲化石難免起疑,這真些化石是真的嗎? 實際上 Internet 上針對三葉蟲化石如何鑑定真假的通俗文章並不多。可以找到最完整的文章便是出自德國三葉蟲討論社群於 2003 年寫的這份文章:

TUTORIAL - How to identify fake trilobites
by Dipl. Geol. Jens Koppka, Heiko Sonntag & Horst Burkhard

To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