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 Subasaphus laticaudatus (Asaphus laticaudatus) (Asaphus laevissimus var. laticauda) |
界 (Kingdom)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Phylum)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Class) | 三葉蟲綱 Trilobita |
目 (Order) | 櫛蟲目 Asaphida |
亞目 (Suborder) | 櫛蟲亞目 Asaphina |
總科 (Superfamily) | 櫛蟲總科 Asaphoidea |
科 (Family) | 櫛蟲科 Asaphidae |
屬 (Genus) | 亞櫛蟲屬 Subasaphus |
種 (Species) | laticaudatus |
年代 | 古生代奧陶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Ordovician (Aseri Horizon, Darriwilian stage) (468 - 460 百萬年) |
產地 | 俄羅斯聖彼得堡 Volkhov River,Saint Petersburg,Russia |
尺寸 | 化石長約 75 mm 寬約 60 mm |
![]() |
![]() |
![]() |
這是我的蒐藏中比較高價的標本,之前介紹 Asaphus lepidurus 櫛三葉蟲 標本時,曾提及賣方誤植為 Subasaphus laticaudatus 寬尾櫛蟲,而這次展示化石標本則是真正的寬尾櫛蟲了。寬尾櫛蟲是非常稀有的櫛蟲品種,由於出土化石數量稀少,早年被認為是 Asaphus laevissimus 櫛蟲的變種,在 2000 年後方被歸類於 Subasaphus 亞櫛蟲屬。
過去幾年中整個 Internet 化石交易市場販售的寬尾櫛蟲數量頗多,但絕大多數都是張冠李戴名不符實。寬尾櫛蟲顧名思義,是以尾部既寬且短而得名,依據 Ivantsov, A.Yu 的論文 Determining Ordovician Asaphid trilobite species by shape in the vicinity of Saint Petersburg 所述;尾部長寬比也櫛蟲的分類依據之一,參考下圖它的計算方式如為 : |
![]() |
若尾部長寬比小於 0.61算是短,若是長寬比大於 0.75 則算是長,介於 0.61 至 0.75 之間則屬於中等長度。寬尾櫛蟲尾部算是短的非常明顯了,並且在尾部末端幾乎呈現出梯型。另一個明顯的生理特徵是它的眼柄與活動頰間沒有突兀的折角,右下圖出自可信的歷史標本,我們可以看到寬尾櫛蟲頭鞍低於雙眼,並且眼柄外側平順的延伸至活動頰末端,而左下圖我的標本亦可以看出相同的特徵。 |
![]() |
![]() Subasaphus laticaudatus 寬尾櫛蟲正面照片 |
圖片來源 : http://macroevolution.narod.ru/ivantsov/ivantsov.htm |
過去三年無論在 eBay 或是專售俄羅斯三葉蟲的網路商店內,宣稱是寬尾櫛蟲的化石;且頭部與尾部皆能符合這幾項生理特徵的標本真的少之又少,若我沒記錯的話,應該不會超過四件,而這個標本正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個。倘若在時尚界有個全球限量四件的名牌皮包在台灣上市,或許會引發媒體高度關注與名媛貴婦間瘋狂競購,而這個填補了俄羅斯拉多加湖 (Lake Ladoga) 流域; Kunda 地層與 Aseri 地層間櫛蟲演化族譜中關鍵空缺的寬尾櫛蟲,在今年年初默默地的進入台灣…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