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 Elrathia marjumi |
界 (Kingdom)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Phylum)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Class) | 三葉蟲綱 Trilobita |
目 (Order) | 褶頰蟲目 Ptychopariida |
亞目 (Suborder) | 褶頰蟲亞目 Ptychopariina |
總科 (Superfamily) | 褶頰蟲總科 Ptychoparioidea |
科 (Family) | 腫頭蟲科 Alokistocaridae |
屬 (Genus) | 艾雷斯屬 Elrathia |
種 (Species) | 馬氏種 marjumi |
年代 | 古生代寒武紀中期 Paleozoic Middle Cambrian (507-505 百萬年) |
產地 | 美國猶他州米勒德郡 Wheeler Shale Formation,Drum Mountains, Millard County, Utah, USA |
尺寸 | 化石長約 37 mm 寬約 23 mm |
|
![]() |
這是一個品質還算不錯的 Elrathia marjumi 馬氏艾雷斯三葉蟲,看到這個標本或許會有許多朋友會很好奇,Elrathia marjumi 馬氏艾雷斯三葉蟲與常見的 Elrathia kingi 金氏艾雷斯三葉蟲有何不同? 1964 年美國古生物學家 Richard A. Robison 發表時列出的差別在於三點,首先是頭鞍(glabella) 較大,頭部前邊緣 (anterior border) 較翹,以及具有尾部外側發育不完全的小刺 (incipient anterolateral spines),相較起來第三項差異是比較容易看出來的。何謂尾部外側發育不完全的小刺? 就是下圖照片中紅圈標註之處。 |
![]() |
![]() | 由於一般相機很難對焦準確,我將右方的尾部邊緣放大如左圖,就比較可以看出這個小刺了。物種到了種 (Species) 的層級分類,就是這麼的細微,很多朋友蒐藏化石時會希望蒐集到某個屬(Genus) 之下完整不同種的標本,若想要達成這類心願,在購買化石標本前可能要先把相關論文找出來,須知到了種的層級品種辨識並不是件簡單的工作。 這個標本 eBay 賣家標示的是常見的 Elrathia kingi 金氏艾雷斯三葉蟲,恰好這半年沒事常在看 Richard A. Robison 六零年代的論文,看了照片就覺得是較為少見的馬氏艾雷斯三葉蟲,沒想太多就先標回了台灣,拿到標本放大尾部外側後,看來之前的判斷應該是沒錯。 |
馬氏艾雷斯三葉蟲很稀有嗎? 其實也還算常見,只是要將這項生理特徵明顯呈現出來,化石標本的保存狀況必須非常良好,輔以精良的清修技巧才能達成,這類標本價格自然就高了。 2008 年墨西哥開立全球第一個三葉蟲專屬博物館 Back to the Past Museum ,看到它們美國猶他州的寒武紀三葉蟲蒐藏極為驚人,正在好奇這些標本是怎麼來的,乍見老當益壯的 Richard A. Robison 教授名列主要合作人,心中疑惑方才解開 …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