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 Strophomena planumbona |
界 (Kingdom)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Phylum) | 腕足動物門 Brachiopoda |
綱 (Class) | 扭月貝綱 Strophomenata |
目 (Order) | 扭月貝目 Strophomenida |
總科 (Superfamily) | 扭月貝總科 Strophomenacea |
科 (Family) | 扭月貝科 Strophomenidae |
屬 (Genus) | 扭月貝屬 Strophomena |
種 (Species) | planumbona |
年代 | 古生代奧陶紀晚期 Paleozoic Upper Ordovician (Maquoketa Group, Dillsboro Formation) (446–440 百萬年 ) |
產地 | 美國印第安那州弗蘭克林郡 Franklin County, Indiana, USA |
尺寸 | 母岩長約 85 mm 寬約 80 mm |
|
每當看到美國俄亥俄州、印第安那州與肯塔基州的古生代奧陶紀石灰岩中保有了完美的 Flexicalymene retrorsa 後曲隱頭蟲,就讓我遙想生活在相同年代海洋中的其它古生物。該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既然能夠完美地保存下三葉蟲化石的細節,定能細緻的保存其它的古生物。這個扭月貝化石正是與後曲隱頭蟲出自相同地層的古生物,上圖右方還似乎有兩節三葉蟲的胸節混在這個亂葬崗內。扭月貝雖有個貝字,但並非雙殼綱有貝殼的軟體動物,而是現存僅三百餘種的腕足動物。對腕足動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 Linda ,許醫師與劉 Sir 的介紹。 |
![]() |
過去在美國中西部這段奧陶紀地層有許多名稱,Liberty Formation, Waynesville Formation, Arnheim Formation 等等,1989年9月美國印第安納州地質調查局和美國地質調查局正式將這些地層納入 Dillsboro Formation。這段地層是古生代奧陶紀末期的最後好時光,在此之後即是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三葉蟲中的球接子蟲目,褶頰蟲目都沒活過這次滅絕事件,我最喜歡的櫛蟲目也多數滅絕,而腕足動物當然也受到嚴重影響,由於相隔年代久遠,奧陶紀末期的滅絕原因不是很明確,可能是由於奧陶紀末期地球軌道運行改變,引起了地球歷史上最冷的冰河時期,這讓習慣生存於溫暖海洋的奧陶紀古生物大受影響。 |
扭月貝分布範圍很廣,全球各地都有相當豐富化石紀錄,這件標本種名是依照賣家的原始標示,說老實話我不清楚腕足動物門的分類特徵,更別說到種的層級辨識了。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