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Binomial Nomenclature) | Isotelus "mafritzae" |
界 (Kingdom)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Phylum)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Class) | 三葉蟲綱 Trilobita |
目 (Order) | 櫛蟲目 Asaphida |
亞目 (Suborder) | 櫛蟲亞目 Asaphina |
總科 (Superfamily) | 櫛蟲總科 Asaphoidea |
科 (Family) | 櫛蟲科 Asaphidae |
屬 (Genus) | 等稱蟲屬 Isotelus |
種 (Species) | mafritzae |
年代 | 古生代奧陶紀中晚期 Paleozoic Late Middle Ordovician (Cobourg Formation) (460-455百萬年) |
產地 | 加拿大安大略省特倫頓岩群 Trenton Group,Ontario,Canada |
尺寸 | 化石長約 67 mm 寬約 40 mm |
![]() |
![]() |
這是一個出自加拿大特倫頓岩群的 Isotelus "mafritzae" 等稱蟲標本,"等稱"二字應該與它頭尾對稱有關。特倫頓岩群縱跨加拿大安大略省與美國紐約州,中間隔著五大湖中最小的安大略湖。被湖分隔兩地的三葉蟲品種近似,而價格卻差距頗大,美國紐約州的價格遠高於加拿大,受限於經濟能力,購買特倫頓岩群三葉蟲時;加拿大品種是我優先考慮的對象。這個標本頭部與尾部被地層擠壓而變形破裂,但兩個頰刺清楚的被保留下來,整體而言品質還算不錯,其實等稱蟲由於體型巨大,鮮少會發現完美無缺的標本。 Isotelus "mafritzae" 等稱蟲其實尚未被正式定種,也因此種名標示時常被加上個括號。種名 "mafritzae" 並不是一個字,這是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內的研究人員,為了紀念多倫多大學地質學教授 - 馬德琳-阿爾伯塔-弗里茨 (Madeline Alberta Fritz) 所做的命名,關於 Isotelus "mafritzae" 品種辨識的相關論文,也都出自這個地區性博物館。等稱蟲是屬於大型的三葉蟲品種,在2009年葡萄牙發現破紀錄的巨型三葉蟲之前,體型最大的三葉蟲紀錄一直都是由加拿大馬尼托巴省 (Manitoba) 出土的 Isotelus rex 霸王等稱蟲所保持,它的長度長達 72 公分。Isotelus "mafritzae" 雖然沒有這麼巨大,但也常出現超過 20 公分長的標本。三葉蟲化石的商業市場上,越大越貴是不變的真理,超過 20 公分長的等稱蟲定價很少低於 5,000 美金,這中間又以美國俄亥俄州品種最為昂貴,等稱蟲也是俄亥俄州最具代表性的化石。 在 1976 年之前,對於等稱蟲品種的辨識,主要是著眼於頰刺與頭尾的形狀,但在1976年 Brian D. E. Chatterton 所發表的一篇論文 Trilobite larvae and larval ecology 指出;某些品種等稱蟲在成長過程中頰刺會逐漸消失。自此之後,等稱蟲品種辨識似乎都還要跟成長階段扯上關係,我們這種業餘的蒐藏者是很難搞得清楚之間的差別,這或許也是 Isotelus "mafritzae" 遲遲未被正式定種的原因吧。 |
![]() |